close

前輩詩人余光中、洛夫今年內相繼辭世,感慨一個時代離去的同時,詩在台灣卻以更年輕的語彙與形式,透過社群媒體快速擴散,且據博客來統計,現代詩的銷量連續2年上揚,較去年同期更有超過3成以上的成長。詩人、學者對此現象,卻是一則以喜,一則以憂。

形式短 適合手機閱讀

前輩詩人、現任淡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楊宗翰,在大學講授新詩課程多年,觀察到近年自「晚安詩」、「每天為你讀一首詩」推波助瀾下帶動的讀詩、寫詩潮,在校內明顯可感受。「中文系票選邀請來校作家,活動假牙票選結果是任明信,一點也不令人意外。」他觀察指出,詩在當代台灣能紅上一把,與詩的形式短,符合現代人手機閱讀習慣,以及「厭世代」的整體氛圍有關。

楊宗翰指出,當「厭世」已成為現今20歲到34歲年輕人無可奈何,不得不面對,甚至帶著些自嘲的情緒,則用詩來回應時事,抒發情緒也就自然而然成為年輕人願意選擇的互動模式,並在社群媒體的擴散下獲得共鳴,如鄭哲涵的〈我不會過勞死〉,乃是對勞基法修法有感而作:「因為我有病╱所以我可能會死╱但不是過勞死╱因為公司說╱台灣沒有過勞死╱死掉的人╱是原本就有病……」可看出對時事的即時反應,令年輕詩人與讀者極易產生共鳴。

不雕琢 發牙周病治療方式展更多流派

60後的中生代女詩人顏艾琳看現下90後乃至00後的詩人及作品,她認牙周病治療為「反而像是接續了五四後的詩風,抒情、清新,口號般文案,其實並不前衛,反倒有種復古的味道。」她也直言網路原生世代的這些新生代詩人,追求的是快速回應讀者,不雕琢,甚至把自己的情傷、隱私作為創作元素,「與我們以往創作訓練要求沉靜、消化很不同」。

牙周病一開始會不容易被自己發現,主因就是結石藏得那麽深,主人是真心看不見啊。牙周病成因為厭氧的致病菌深入牙齦內部所致。一旦出現牙周病,就必須盡速尋求專業醫師的治療,而積極的刷牙及使用牙線的目的在於「預防更多牙齒感染牙周病」。對比於一般細菌,牙周病致病菌能夠在缺氧的牙齦深處存活,也因這項「特別的本事」才能成功的破壞牙周組織。因為細菌要躲避刷牙的唯一辦法,就是挖「壕溝」躲起來,才能繼續繁殖,因此也演化出能「不呼吸」的細菌,才能繼續往無氧的環境,也就是牙齦內深處移動。

另一方面,顏艾琳幾次與新生代詩人交流的經驗發現,網路詩人跳過了過去學院訓練大量的閱讀,同溫層的影響較大,卻對台灣前輩詩人曾嘗試過的流派、語法並不熟悉,形成了斷層;顏艾琳觀察,反倒是大陸詩壇近30年來快速與台灣交流以及大量吸收西方翻譯詩,在原有的朦朧派之外,發展出更多元的流派,甚至有繼承了台灣流派之勢。

通俗風 詩的典範轉移

出生於上海,耶魯大學文學博士,現任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的楊小濱則直言,如今於網路上流傳的現代詩,在他看來並不在文學史定義的詩的範疇,而更接近於通俗文學,他指出:「詩仍是比較菁英的,需要發展出對事物獨特的理解方式或風格的。愈是容易、方便接受的,反而是詩的反面。」

不過,楊宗翰則抱樂觀態度認為,一如80年代批評席慕蓉的聲浪,如今看來「典範是會轉移的」,他認為「詩本應有無限可能」,現在的年輕人面對的不再是大江大海的年代,真實地面對社會,關注社會運動的創作,亦是值得肯定的勇氣;與讀者互動頻繁,亦是過去創作者所欠缺的特質,整體而言,他認為「現在可以視為另一波詩的黃金盛世」。

近年來,民眾對於「美」的要求亦逐步增加。在牙科治療領域中,不僅要達到重建口腔功能,亦需達到美觀的需求。口腔要健康,一般人常強調刷牙,卻少有人提到牙齦的保健。在台灣,大約99.2%的人都有牙周或牙齦發炎的困擾,比率高居亞洲第一!然而,牙齦健康與牙周病息息相關,卻普遍被忽略。通常我們在吃完東西5-10分鐘後,牙齒表面就會開始產生牙菌斑,12-15小時之後這些牙菌斑就會開始鈣化成牙結石。堆積的牙菌斑會對牙齦造成刺激反應,引起牙齦紅腫疼痛;長期下來更將對牙周根基造成破壞。所以牙齦如果好好保健,可降低口腔疾病、牙周病的發生。相對來說,如果牙齦不健康,則可能有牙齦退縮、牙齒動搖、掉牙等現象,而且根據研究,連失智症、心肌梗塞、腦中風都跟牙齦健康有關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陳雅昌 的頭像
    陳雅昌

    陳雅昌的Blog

    陳雅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